Netflix一直是市場討論度很高的公司,目前市價在 $518 (8/17/2021),經朋友一說才知道 Neflix 單價看似不便宜,一股約15000多台幣,但實際上似乎有低估的可能,但是不是真的被市場低估,我們必須進一步從各方面深入了解,以下就三大方面七大指標來做分析。
基本面分析
價格面分析
成長面分析
*以下分析主要透過 nysedojo.com 美股資料網站的財報資料來進行研究分析,大家有興趣可以用用看,並跟我的數據可以相互對照比較,反正免費。
你開戶了嗎?強力推薦專業美國券商交易平台 Tastyworks
強力推薦這個交易平台 Tastyworks,這是我們主要在使用的美股交易平台,除了買賣股票外我們常用於選擇權交易,現在還有BitCoin與期貨功能,圖形化介面直覺流暢易上手,遇到交易量大時也不會像Robinhood那樣無法交易,客服回覆也快,真的推!現在點後面連結開戶就送100股,沒錯!是100股(優惠細節以Tastyworks最新公告為主)點我看詳情
*以下分析主要透過 nysedojo.com 美股資料網站的財報資料來進行研究分析,大家有興趣可以用用看,並跟我的數據可以相互對照比較,反正免費。
Netflix(/ˈnɛtflɪks/),股票代號 #NFLX,中文譯名為網飛或奈飛,主要服務為提供網路串流節目觀賞(streaming),並同時在美國國內經郵寄DVD出租服務。截至2021年1月的數據,Netflix的串流服務已經在全球擁有超過2億個訂閱使用者(#護城河),主要的競爭對手有亞馬遜Prime、Disney+、YouTube Premium、Apple TV+及AT&T(HBO,Discovery,WarnerMedia) ,目前美股市值排名在前50名。
在基本面分析這個部分我習慣使用幾個關鍵指標做數字化的參考獲利能力分析,分別為:
在使用EPS,Revenue,現金流Free Cash Flow(FCF),與帳面價值Book Value)這四個指標分析時,我通常會注意三個重點:
透過以下圖表我們可以一次清楚地看到,在過去十年,EPS, Revenue(RPS)與BookValue(RPS)均呈現良好的成長曲線,
Netflix的自由現金流(FCFPS)這部分我們之後特別深入分析,我們先看其他三個指標。
(進入 nysedojo.com 後就可以看到這個即時圖表)
由圖表可以看出Netflix過去十年在營收,盈餘,與帳面價值都持續成長
換算成10年的年化複利成長後(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 CAGR)後,在這三大獲利指標也有著相當驚人的表現,
Revenue: 20.67%
EPS: 26.22%
Book Value: 30.59% =>意思就是如果十年前投入10萬,每年平均成長30%+, 平均每2.4年就成長一倍,十年下來變成160萬(約2的4次方)
*Netflix 10年前價格約$30,現在8/18/2021價格為$521,成長17.7倍,漲幅剛好也很接近
Netflix主要的競爭者有 Disney, HBO, Amazon Prime等,我們直接拿DIS做比較 (HBO屬於AT&T旗下事業)。
由下表得知,DIS的營收,eps,帳面價值成長在2018前還算穩定,但幅度仍沒有NFLX來得大,並且在2019-2020年間因為疫情關閉園區收入大幅減少而下滑,而這點也反映在DIS的CAGR。
在過去10年營收,獲利eps與帳面價值成長來看,Netflix表現略勝Disney一疇
我們把自由現金流個別拉出來看。
由圖表與歷年資料中,我們可以看到過去10年當中有8年自由現金流為負值,直到2020年底才轉正(可能因為疫情宅經濟暴發因素),因為如此,所以我們再進一步去拉出Netlfix最近幾季(Qty)的資料來看:
雖然Q1轉正,但Q2又變成負值。
主要原因可能在於Netflix過昂貴的原創內容成本在。
根據whistleOut資料,相較於各家串流平台,Netflix的原創內容影片目前(2020)就有461個title,第二名的Prime也才91,其投入成本可想而知,加上又不是每個title都大賣,也不像disney持有的海量IP,可以不斷商品化再次獲利(剝皮再剝皮)。
再看這部分的投入成本
很明顯的,Netflix在內容產出的高昂成本直接導致了負數現金流的結果。
根據Netflix管理層的說法,他們希望可以在2021年底降低這部分的支出,並至少達到損益平的狀態,但個人比較擔憂的是,這是屬於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因為Netflix本身缺乏足夠的原創IP,不像Disney那套經營模式,不但有大量IP,還可以將IP導入Disney Land, 變成商品周邊,衍生劇集,一魚多吃,而且吃很久,所以Netflix如果減少投入原創,那可能也會導致收入鋭減。
(source:whistleOut,seeking alpha)
由圖表,
在過去10年FCF的趨勢來看,Netflix從2011就不斷下滑(成本支出不斷增加,營業收入卻沒有足夠的成長?),並且一直處於負腺瘤狀態,直到疫情間才出現大幅成長並回正(但新一季2021 Q1又變成負的)。
而Disney在趨勢上則呈現相反態勢,2014以來維持在正現金流並不斷成長,到2018Q4突然開始下滑,但仍維持在正的現金流量。
NFLX:3.14
DIS:$0.77
NFLX在2021 Q1回正後在每股能創造的現金流遠超過 DIS
*這部分不容易比較出明顯結果,因為Netflix如果真能透過降低原創成本達成損益兩平,並找到新的收入來源突破現狀(例如正導入的Netflix Gaming),有可能會繼續受到投資人追捧。而Disney目前FCFPS看似相對低,但看好的是大量IP與園區開放後所帶來的巨大收益,所以我們繼續分析其他部分。
這部份的主要觀察的重點在於 ROE, ROIC (點連結可以查看各指標深入說明)
ROE, Return on Equity與ROIC, Return on investment capital 主要用於評估公司管理層有沒有好好運用資本去創造良好的投資收益=>效率。
ROE,ROIC的評估重點在於觀察一家公司的管理高層是不是長年都能維持在高投資效率的水準。如果一家公司能夠在過去十年,無論經過什麼風風雨雨都能持續維持在一定水平以上,那這家公司值得被注意,當然這樣的公司也不多就是了。
ROE,ROIC對於長期投資者的重要性我們用查理蒙格的經驗來解釋,他認為:
“從長遠來看,股票很難獲得比作為其基礎的業務更好的回報。如果該業務在 40 年內的資本收益為 6%,並且您持有它 40 年,您將不會 與 6% 的回報大不相同,即使你當初買的很低。 但如果一家企業在 20 年或 30 年期間的資本收益為 18%,即使您支付了看似昂貴的價格,您最終也會獲得不錯的結果。”
從Netflix的管理效率圖表與資料來看,ROE,ROIC在2015後呈現成長趨勢
ROE在過去大部分年度都有優於SP500的表現
ROIC表現比ROE差,但近幾年也開始成長,最近一年更突破14%
根據下圖,Disney的管理效率在2017後開始呈現下跌趨勢,目前TTM的ROE,ROIC更是來到歷史新低水位,1.5%都不到,很明顯的,光就數據來看Netflix的管理效率遠優於Disney。
*如果還是覺得DIS未來很吸引人,應該要更深入了解在2017發生了什麼事,可能是收購進而獲得大量IP?如果是這樣也許未來可預期一定程度的回報?重點在於這些發生的事對於基本面與未來成長的影響程度。
在這部份,我們主要關注在償債能力的指摽,Debt Ratio or Debt to Repay (多久清償完債務)。
個人認爲,這個數字對我來說是關鍵中的關鍵,原因很簡單。如果我打算買來放長期等漲,那這個”長期“就是關鍵字,因為少說1年,多則10年以上。
但如果進場價格判斷錯誤=>買貴了,
或了買了後一路下跌=>套住,
不管是哪一種情況都要等回漲(如果不設停損),而回漲通常需要時間,幾個月1-2年我都等過。
在等待回漲期間如果公司破產就好笑了,換句話說,影響公司會不會破產重組的關鍵指標就是債務,進一步說長期債務(long term debt)與現金流的關係。以下幾個關於債務的重點:
當然債務快到期沒錢還時有很多方式,例如協商,借貸增資,發行公司債,買發行更多股票等,以上都不成才可能會破產重組。但對我們投資人來說,沒必要為這些有潛在破產風險的公司花時間傷腦筋,所以我通常只關注公司幾年可以清償債務,不符合這條件就換一家,不需拘泥於此。
以上計算都簡化在 “Debt to Repay in Years” (公司幾年可以清償債務)這個欄位,例如,透過下表,我們得知:
以上資料使用的計算方式是根據Cash Flow to Debt Ratio,如果要使用嚴謹的算法可以用 LT Debt / FCF
雖然兩家公司現在都有正的現金流,但按我們的標準3年還清來說,還清債務的年限似乎過長,也就是說風險普遍相對那些可以在3年內還清債務的公司來的高。
*更多關於債務的探討文章可以看這篇=>財務風險指標:償債能力
*如果要進一步分析財務狀況可以再參考其他指標如 Debt Ratio, LT Debt ot Capital Ratio, Current Ratio, Quick Ratio, Payout Ratio等。相關探討文章可以看這邊。
關於以上幾個指標的深入介紹只要點選文章標題右下方的標籤小字就可以看到
以下我列出幾個我認為可以多看看的國外分析文章(來自 Seeking Alpha 的分析參考),以下僅列出Seeking Alpha的部分,更多有關 Netflix的相關新聞與分析文章(英文)可以看這邊
Netflix: Free Cash Flow Is Possible…
Streaming services are not competing for the viewer’s screen time, but for the regularity of content consumption in the long term.
Movie Theatres Are Reopening. So Where Do Streaming Services Go From Here?…
Yastreb: The largest streaming services, Netflix and Disney, have been lagging the market year-to-date. COVID disrupted production of new content last year.
*以上所有分析資料僅供參考與分享看法用途,不作為投資建議,如有疑問請參閱,並以SEC原始財報數據為準
mr. m 發佈於 8月18日2021年
北美選擇權策略解析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