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族群中有不少人是以股息為主,最近這幾年更流行“定存股”的投資方式。在美股中有不少股票的殖利率比起銀行定存利率要高出不少,加上這幾年美股表現強勁,吸引了廣大的散戶資金買股票當定存的風潮,但股票(個股)在各類投資工具中仍屬於風險偏高的投資工具,如果只看殖利率的高低而忽略了進場時機與該企業的基本面體質,反而有可能落入“賺了利息賠了本金”的困境。以下分析說明如何分析美國上市公司股息關鍵數據,並配合實例說明,進而幫助大家強化日後在規劃以股息為主的投資策略。
首先說明一些股息的相關資訊。
股息(dividend)是一家上市公司獲利時將利潤以一定比例派發給所有股東,所以正常來說,公司有賺錢可能才會發利息,沒有獲利自然也不會發利息*。通常公司董事會選擇在不同的時間範圍內以不同的派息率(payout rates / payout ratio)分配股息,發放的頻率有可能是每月每季或每年。另外有些公司可能某年獲利表現良好時也可能臨時宣佈派發特別股息(non-recurring special dividend),例如MSFT就曾在2004發過每股高達3美元的特別股息,與當時季度的一般股息$0.08 – %0.16高出許多。
*但有時候一些不良公司為了營造財務無虞的假象,仍宣佈發放股息甚至高額股息,讓市場以為公司沒問題。另外像是2008次貸危機不少公司把政府紓困金拿來發給股東股息也是令人詬病。
大型(mkt cap),營運穩定並且歷史悠久的公司通常比較會穩定的發放股息,而且有些大型公司發放的股息也相當高,例如銀行,石油公司,醫療民生或製藥公司,公共事業公司(電力瓦斯等),還有Reits也可以注意。
像是新創公司或高成長類的公司,如科技類股,可能/甚至不會提供定期股息,因為這類公司可能才剛投入市場不久,還處於發展中階段,營運相對不穩定,可能因需要大量的研發,營運活動開支與業務擴張而使得成本提高,甚至於好一段時間仍呈現虧損狀態,所以合理來說可能沒有多餘資金來發行股息。
以TSLA(Tesla)為例,雖然上市以來每年營收屢創新高,但這十年來仍處於虧損的狀態,賺來的錢多半投入了研發與其他相關業務的擴張,更不用說發放股息這件事了。
10年來TSLA均呈現虧損狀態(nysedojo.com)
對股息有一些概念後,接下來說明殖利率 。
通常大部分投資人會透過殖利率(div yield)來了解一家公司發放利息的多寡,進而了解如果同樣的錢投資在一家公司(股票)每年可拿到多少利息,但我們先了解一下殖利率是如何計算出來的。
由公式來看,殖利率為所發放的每股股息與公司股價的比率
DivYield = DPS / Price
由公式來看我們可以知道高殖利率可能會有兩種情況:
在以上兩種情形下,以長期投資的角度而言,我們通常不希望是情況#1,因為長期股價持續下跌的公司,可能本身體質也是有問題的,在公司基本面不佳的情況下(或是我們忽視公司的基本面),只看殖利率的高低做選擇,那很有可能會陷入“賺了利息卻賠了本錢的”窘境。
所以接下來我們以公司具備良好基本面為大前提下,來分析一家公司的股息,在長期來說對我們有什麼明顯的好處。分析方式其實跟我們先前分析公司獲利的要點也是類似的,以下重點說明:
我們以JPM (美國摩根大通銀行)為例說明。
*dividend per share 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
以股息相關數據分析來看,JPM在股息成長要素的總體表現上相當不錯。但對我們有什麼實質的好處?以下繼續實例比較分析。
首先看JPM過去十年的股價表現。雖然在JPM在2019年底有一段大跌,但整體來說仍是成長的。
在股息成長表現方面就如同前面提到的,幾乎每年都有超過10%的穩定成長
接下來做JPM DRIP十年模擬投資計算
*DRIP: dividend reinvestment plan. 就是把每次領到的利息自動投入市場購買同樣股票,大部分券商平台都有提供這項服務,如果你的券商沒有,那就換券商。
我們用同樣的DRIP投資方式,對IBM投入1萬美元計算十年回報結果。
首先在股價表現方面,IBM在過去十年基本上都在走下坡 (嚴格來說,IBM獲利表現差,但管理績效還可以)
股息成長方面,雖然在過去十年持續發放股息,但並沒有像JPM那樣的穩定成長曲線。
接下來做DRIP十年模擬投資計算
從以上圖表中可以知道:
CAGR只有3.54%的主要原因就如同前面說的,IBM十年來股價是下跌的,但即便如此,因為DRIP的投資方式,最後總市值還是成長的。
很明顯的,不能只看殖利率或利息高低,使用DRIP最主要的大前提是:
那長期下來的回報會相當不錯。
–
#文章僅供作法分享參考不做任何投資建議
mr. m 發佈於 10月17日2020年
北美選擇權策略解析學習